微信矩阵

官方微信

扫码订阅

扫码开票

杂志内容

读书偶记

文/刘茁松


微信图片_20240104151108.jpg

朱正先生在所著《鲁迅回忆录正误·三版后记》中有一段特别的话:“这书还是向作者们和读者们的一份建议,对于作者,我希望他有一种尊重读者的态度,着笔之际认真一些……对于这些并不准备花大力气研究鲁迅生平的读者,对书中的方法会比对书中的结论更有兴趣一些吧。”这段话出现了态度、方法、结论三个关键词,可以生发一篇书话。

《鲁迅回忆录》,许广平著,1961年5月作家出版社出版。《鲁迅回忆录正误》,朱正著,1979年11月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。《正误》出版时,中国已经结束了动乱,经历了真理标准大讨论。《正误》出版是拨乱反正的结果,今天我们读朱正先生对许广平先生回忆的纠正,在豁然开朗的结论之外,的确更应该着眼《正误》写作的态度和方法。

《正误》的写作态度非常诚恳。这从书中公布的《冯雪峰致朱正的信》可以看出,因为冯先生在信中直言批评朱老师的著作中有“压抑不住的骄傲”。这从朱正先生对某些作者文字不诚恳的批评中看出,如《〈铸剑〉不是在厦门写的》说:“写回忆文,要紧的是要有实事求是之意,无哗众取宠之心。”这诚恳还显现在本书的跋文《编完写起》:“人物传记所传的是‘人’,而不是西方教义里所宣布的‘永无谬误’的教皇。”缺乏诚与爱是鲁迅批评的中国国民性病根之一,《鲁迅回忆录正误》拥有最大的诚意。

不过,写作的成事,不仅在天大的诚恳。写作是学术,是艺术,有方法。在《三版后记》里,朱正先生说“在本书中所用的方法也就是我在编辑工作中所用的方法”。我认为这里的“编辑工作中所用的方法”,包括编辑方法和校对方法,这种方法可以用《中庸》里的博学之、慎思之、明辨之来概括。博览群书,互相比较,才能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。《正误》中的许多纠正,都是通过博学,运用比较。关于比较,鲁迅《摩罗诗力说》有“比较既周,爰生自觉”的宣言,在《随便翻翻》中有“翻来翻去,一多翻,就有比较,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”的断言。朱老师的方法,就是鲁迅的方法,也即“不怕不识货,只怕货比货”的百姓日用方法。鲁迅教人写作要“留心各样的事情,多看看,不看到一点就写”,也就是博览,就是诚恳,不急于求成,不急功近利。正如刘勰“操千曲而后晓声,观千剑而后识器”,朱老师阅千文而后正误,所以书印到第五版,依然值得阅读。